为什么这么说呢?是因为“大 济宁,小市长”,“小 曲阜,大市长”!很多年前,有个段子,说的是山东省济宁市一个由市长带队的赴日韩访问团,前往日本,韩国进行友好访问,成员就包括济宁所属的县级曲阜市长。 在东亚儒家文化圈里,孔子是神一样的存在,而曲阜作为孔子的家乡在日韩有很大的知名度,不知济宁者很多,而不知曲阜者很少,所以无论敬酒还是搭讪,都冲曲阜市长而去,而把济宁市的市长冷落在一边。“大市长”成了“小市长”,“小市长”成了“大市长”,既让曲阜市长很是别扭,也让济宁市长好不自在。对两位市长来说都是相当的尴尬。 济宁市是个大市,人口近千万,近些年经济虽然发展的也不慢,但是城市一直没有再上个层次。病根在哪?不能不说济宁的城市格局是个问题。 济宁市也是历史悠久,明清时期曾作为济宁州、济宁府存在,建国后设济宁专署,后设立济宁地级市。但是济宁市所辖的县或者县级市历史更悠久,名气更大。 兖州,是古九州之一。从南北朝至民国初期,兖州一直是州、郡、府治所,是一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素有“军事重镇、九省通衢、齐鲁咽喉”之称。曲阜,春秋战国时期,曾为鲁国都城,因为是孔子的故乡,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被称为“东方圣城”。 邹城,千年古县,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的故乡。另外, 梁山, 泗水、 微山等县也都名声在外。 不只是历史文化积淀,就是地理位置,济宁主城区所处的位置也非常没有优势。 济宁市的主城区是 任城区,而境内的南北大通道京沪铁路距离任城区三十公里。普铁时代,京沪铁路影响非常之大,兖州火车站是鲁南地区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。兖州因此成了京沪、菏兖日铁路交汇的交通枢纽。到了高铁时代,京沪高铁又往东挪移了30公里,纵贯曲阜,任城区距离高铁更远了,接近50-60公里。曲阜东站成为鲁南地区最大的高铁客流集散中心。京沪高铁过境济宁市东部地区,在很多地区,这种情况都命名为济宁东站,之所以没有命名为济宁东站,而命名为曲阜东站,就是因为曲阜的名气更大。虽然后来新建了鲁南高铁,在任城区设立了济宁北站,但是车次和客流都很小,形不成大流量。 过去,济宁城市地位的确立是因为地处大运河畔。大运河是我国南北运输的大通道,济宁也因此舟楫繁忙、兴旺发达,被称为“运河明珠”。任城区多年来一直是济宁州、府府治所在地也得益于此。随着津浦铁路的建设,大运河在南北运输格局中的作用降低,济宁的城市地位和枢纽作用也因此衰弱,济宁主城区由交通要道变成了交通末梢,城市能级降低,对外影响变小,自身发展变慢。 曲阜是文化圣地,津浦铁路修建时,原计划纵贯曲阜。在线路设计中,其中有一段铁路距离孔林西墙较近,衍圣公孔令贻向朝廷呈文,称铁路将“震动圣墓”,“破坏圣脉”。同时山东巡抚等人也以铁路迫近孔林,有损尊孔重道和挽回路权等为由,上书朝廷恳请绕线。随后清廷下令绕行兖州。铁路绕开曲阜,影响了曲阜的发展,导致了曲阜交通闭塞,经济落后。曲阜城因此一直是个农业县城,城市资源,尽管顶着“圣城帽子”,无论是经济资源,还是文化资源,不但不能聚集,还严重流失。 1956年,山东省师范专科学校迁址曲阜,并更名曲阜师范学院。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所设在农村的大学。在曲阜设立大学圆了国人几十年在孔子故乡建设大学的教育梦,对于提升曲阜的城市品位和城市发展都是很好的事情。但是曲阜师范学院长期地处小县城,尽管后来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,而且办学质量也很高,但是学校发展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。高层次人才不愿到曲师任教,学生就业机会少。毕业生纷纷通过考研谋求出路,曲阜师范大学因此成为全国考研率较高的学校之一而名闻全国。这种状况也成为学生和老师的痛点。2000年曲阜师范大学设立了日照校区,学校的计算机科学等实用学科院系东迁,一半的学生和老师迁往沿海城市日照。目前日照校区学生超过万人,教职工超过千人。与此同时,在曲阜办学多年的山东水利学校也迁离曲阜,在日照市发展成为万人职业技术学院。 不只是坐落在曲阜的学校,坐落在济宁的济宁医学院也加入了东迁的队伍。而且这些年济宁外迁不只是大学,兖矿和山东能源合并后总部设在了济南。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搬迁到了济南长清,十四局五公司整体搬迁到了青岛胶州,学校和企业总部的离开,对济宁和曲阜的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是无法否认的。 被曲阜赶到出县境的津浦铁路,西移到兖州并设立了兖州站。兖州从著名的古九州之一又成为了交通枢纽,铁路兖州客运站是一等站,最多时每天接发旅客列车138对,车站日均客流量1万多人。兖州北站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,年货运吞吐量1000多万吨。兖州成为鲁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。优越的区位,便捷的交通,为兖州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,兖州成为全国百强县,山东省工业十强县之一,2013年经济总量居全省第29位。 兖州历史悠久,夏商周时期就是全国九州或者十二州之一。汉代全国设十四州,设立十四州刺史部,兖州是其中之一,辖六郡国。晋朝时期,设兖州刺史部,辖八郡国五十六县。唐朝贞观十四年,置兖州都督府,辖兖、秦、沂三州。明朝洪武十八年,设兖州府,辖济宁、东平、曹、沂四州二十三县。清代设兖州府,辖一州十三县。民国时期设兖州县。建国后设兖州县,1992年撤县设立县级兖州市。兖州的“兖”字,来源于“兖水”,又称“济水”,尽管因为水系的变化,早已没有了“兖水”,“兖河”,但是作为著名的行政区地名,兖州数千年未变,名扬天下。否则很多人会不认识这个字,如果不仔细看,有人会误念做“充”。 既大名鼎鼎,又是交通枢纽,物流中心。如果济宁主城区早早设立在兖州,并以兖州命名可能会是另一种局面。然而,到了2013年,兖州市被撤市设区,原行政区域部分被设立为兖州区,成为济宁 市区的一部分。高铁客运的兴盛和普速铁路客运的式微,让兖州火车站的客流中心地位让位于曲阜东站,兖州的交通地位下降,经济发展则不温不火。2013年兖州市经济总量554.9亿元,一直在青州、高密等市的前面。到了2022年,兖州区经济总量600.1亿元,青州市则达到了700.23亿元,高密市646.80亿元,甚至以前远远落后于兖州的岚山区、崂山区、东港区、泰山区也超过了兖州区。辉煌多年的兖州开始变得黯淡无光,自此天下不识“兖”! 济宁的发展如何破局,城市布局如何调整,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在为济宁都市区发展做规划时总结为“小马拉大车”。为此,周一星团队为济宁研究规划了“济兖邹曲组群型复合中心城市”,四大板块组成一个菱形结构,由济宁高新区、曲阜新城两大亮点带动,功能互补,一体发展的都市区。2000后,山东省区域经济规划也提升了济宁的城市地位,与青岛、济南并列为第三极。 为此,济宁市跳出主城建设新城,在曲阜设立了济宁市曲阜新区,拉开了建设大济宁的框架。作为新区启动工程,将济宁师专搬迁过去。但是曲阜新区因故“半路折戟”,2006年停摆,直至2012年撤销建制。改为济宁学院的济宁师专被置于一个非常难堪的境地。 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。孔子、孟子、颜子、曾子、子思“五大圣人”皆出自此地,境内有名扬世界的曲阜三孔、邹城三孟。2001年,由部分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提出在济宁曲阜与邹城之间建设“中华文化标志城”的设想,新建区域将把曲阜和邹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连接起来,形成三区一体,有机联系的文化区域空间。打造中国的“文化副都”,境内建设各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和标志物。“中华文化标志城”项目后来因为在全国引起争议而搁浅。 鉴于曲阜在世界上的知名度,北京大学和中科院的专家在为济宁发展做规划时,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将济宁市改为曲阜市的建议。但是因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改名。 不但在城市布局上,在工业布局上,济宁也有过重大机遇。1990年和1991年,首钢先后两次在山东兖州、济宁一带规划“山东大厂”,计划将首钢产能迁往兖州。考虑到兖州缺水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甚至将梁山县划归济宁市,以此更方便地利用黄河水。项目两起两落,最后落空。首钢产能迁移到了唐山曹妃甸地区,并建设了全国最为先进的沿海钢铁基地。 如果济宁的城市布局调整能够顺利实施,如果先进钢铁基地建设完成,如果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开始实施,如果济宁市更名为曲阜市,如果.........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,全国人民向往的文化圣地,数百万人的连绵大都市,济宁将会成为京沪通道上的明星城市,将改变鲁南地区、甚至淮海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格局。 在淮海经济区,济宁是唯一可以抗衡徐州的山东城市,江苏也是把济宁作为徐州的竞争对手的。当年。李源潮担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时候,曾经微服私访考察过济宁,对江苏和徐州如何应对济宁的竞争进行对策研究。如今,徐州的发展有目共睹,已经建成拥有三条线的轨道交通体系,4D级的徐州机场年吞吐量300万人次、京沪高铁、徐连高铁,京沪铁路、陇海铁路让徐州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,徐州的带动辐射能力越来越强。济宁与徐州的差距却在拉大、不禁让人慨叹! 一次次机遇与济宁擦肩而过,本应成为山东第三极的济宁,只能在尴尬、不堪和无奈中,留下一声声叹息!没有大的动作,不改变济宁的城市布局,不改变济宁的城市格局,很难彻底改变济宁的面貌,也就很难扭转济宁的命运!而济宁能否迎来这一改变,只有未来才能说明一切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