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电视剧《[color=var(--weui-LINK)][url=]繁花[/url]》的热播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情景重回大众视野,引发广泛热议。过往三十年,外滩、黄河路、南京路、进贤路上究竟上演了多少传奇,走过那澎湃年代的人们终究会留下印记。济宁也有属于自己的黄河路、南京路,位于任城区南门口以南、古运河南岸的吉市口,商业群雄逐鹿的太白楼路,都见证了无数奋进者的发家史,他们从这里走出去,为济宁人民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,也带来了属于那个年代的一路繁花。 骑着嘉陵带着秤 古运河岸焕发新生机 “上世纪80年代中叶,伴随着厂长负责制的推行,一些走得快的工厂在厂长的带领下,除了工资,员工还可以领到不菲的奖金。1986年前后,有些厂子的奖金甚至超过了工资。”今年62岁的李勇,当时任职于济宁某毛纺织厂的销售科,1986年,工资42元,月奖金就达到了50元。 80年代,无数位电视剧《繁花》里的“范厂长”在华夏大地上出现,带领员工拼搏向前,享受时代带来的红利。 “计划经济时代,一个成年人一个月3两油、半斤肉,一天一斤粮食,从不饿肚子到能吃得饱。1985年后,伴随着收入的增长,肉、鸡蛋等在老百姓饭桌上已经很常见了。”李勇说。由此,人们对于商品买卖这件事,有了更多的追求。 同时,伴随着商品的流通,市场经济的浪潮席卷全国。围绕着衣食住行这些生活必须门类,“第一批吃螃蟹的人”聚集在济宁西郊的一个角落,为美好生活忙碌着。 那时候,有这样一句话:“骑着嘉陵带着秤,起个大早做买卖”,一辆嘉陵摩托车上承载的不只是生计,更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。 衣服搭在身上成货架 古槐夜市由此形成 作为济宁第一批服装生意经营者的范老板,如今仍在秀水城从事服装生意,经典的大背头发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沿用至今。在南门口南边、玉堂酱园东西走向几百米的吉市口,诞生了济宁轻工业产品的售卖雏形,这里也是无数服装经营者梦开始的地方。 “从‘一颗扣子’开始,吉市口聚集了无数江南小杂货的经营者。”范老板等一众经营者从这里发家,他们从丝巾、皮带卖到牛仔裤,从箱包卖到了涤纶T恤衫,从发卡头饰卖到了太阳镜,紧跟当时的潮流。“当时年轻人最时尚的打扮就是,身上穿着苹果牌牛仔裤,手拿皮尔卡丹的手提包,头上顶着一个蛤蟆镜。可以说,济宁的服装行业就是从吉市口打开市场的。” “80年代末期,服装行业迎来了第一波热潮。最早的货架就是生意人的肩膀,当时随便搭在身上就可以叫卖,一个月的净利润能达到数千元,比十几个上班族的工资加起来还多。”范老板告诉记者,后来,吉市口出现了档口,他们就在档口里扯上绳子叫卖。到了90年代,这里做生意的越来越多,沿着古槐路一路向北,古槐夜市由此形成。 从吉市口到古槐夜市,从太东大市场到秀水城,无数位像范老板一样的生意人,沿着时代发展的印记,书写着自己的商业传奇。 私营饭庄快速发展 美味包子香飘几十年 随着商贸行为越发强烈,一批民营饭店得以快速发展,如同《繁花》一样,每一座城市里都有属于自己的至真园、金美林、[color=var(--weui-LINK)][url=]粤味馆[/url]。 “从温泰和开始,济宁的一批私营饭庄、村办饭店快速发展,东方饭店、东门饭店、陶然楼等火爆一时,他们凭借各自特色,逐渐取代了一品香包子铺、青年饭店、济宁饭店、浣笔泉饭店等国营饭店。”在一天门街经营饭店30多年的马老板说,当时许多人进城一天,去的地方左右不过南门口方圆几里路,行程大都是这样安排的:在百货大楼逛街、去人民影院看电影、到宫家饭店吃一笼包子,临走的时候再买兰芳斋的一提糕点。 “1991年我在红星路老师专大院学习,当时吃到了东方饭店的包子,那个香气让我记了十几年。”现工作于邹城市太平镇的钟大哥回忆说,“吉市口往东是烧酒胡同,那里有所职工夜校,我和爱人就在那里认识的。一品香包子铺就在附近,那里的包子也好吃。” 第一家大型超市在太白楼东路诞生 上世纪90年代初,连锁餐饮进驻济宁,角逐太白楼路商圈,加州牛肉面、肯德基等带给济宁市民不一样的就餐体验,一碗售价5元的牛肉面引发热潮。“当时我月收入三四百元,每周带儿子去吃一碗加州牛肉面成了一种‘轻奢’习惯。”市民赵先生说,从吃饱饭到吃好饭,再到餐饮有了选择,济宁人的餐桌越来越丰富,“我小时候根本想不到,长大以后不仅能吃饱吃好,在喝羊汤之外还有了洋快餐。” 《繁花》里,沪联商厦的中外合璧,扶持民族品牌崛起的同时,又吸收外国先进的商业模式,引进了超市的经营业态。“2000年,由济宁百货总公司发起,济宁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太白楼东路诞生,这就是中百家家乐超市。济宁的消费者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与商品零距离的购买模式,看到每件商品都想买,结果到门口结账时才发现花了那么多钱。”时任超市负责人万经理告诉记者,济宁的商业模式,从粮票到自由买卖,从门市部到超市,从坐火车进货到现代物流,过去30多年来,一批又一批的商业人前赴后继,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。 在太白楼路上,从南门口到琵琶山路,是济宁人关于商业的最初记忆,自西向东,如今或者曾经分布了十多家大型商超:五金交电大厦、百货大厦、南门商场、吉市口门市部、吉客隆、华夏商场、百货大楼、新华书店、邮电大楼、运河城、华联商场、宁安商厦、龙贵购物中心、九龙家电、苏宁大厦……在这些商业林立之中,夹缝中还诞生了很多专卖店,从最早的真维斯、梦特娇、达芙妮开始,太白楼路上云集了无数的商业梦想。他们如繁花一样绽放,在博弈间焕发生机。 第一部手扶电梯出现在百货大厦 在众多济宁老城区居民的记忆里,不管是热闹的太白楼路商圈、“人挤人”的古槐夜市,还是后来的太东大市场,商业形态始终离不开“逛街”二字。据老一辈的介绍,从单纯的商品买卖到“逛街”概念之间,其实有一件标志性事件,那就是1990年济宁百货大厦里出现的济宁商场首部手扶电梯。大概也就是从那时起,人们出入商场不再只是为了买,而是一种消遣。 上世纪80年代中叶,在传统商业的基础上,大型商业形态在全国各地开花。曾经在百货大厦工作的刘大哥告诉记者,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首先是面积的变化,从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的百货大楼,到1万平方米的华联商厦,再到拥有首部手扶电梯的百货大厦,消费者的选购余地越来越大;第二点变化则是电气化设施的出现,商场里有了电梯、楼层间有了优美的背景音乐、商品陈列有了照明设施,这一切都具备了现代化商业形态;第三点则是经营品种的多样化,商场里出现了厨房家电和黑白大家电,冰箱、电视、洗衣机成为了结婚三大件。 1985年,单卡录音机、傻瓜照相机、爱华随身听出现在了商场的陈列柜上,在当时迅速引发抢购热潮,紧接着,黑白电视机开始走进家庭,济宁人的娱乐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。“1987年,厨房电器的出现让做饭变得简单。松下微波炉、电饭煲成为时尚单品,蒸米饭不再需要开火了。与此同时,高压锅也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。”刘大哥说,作为家电部门负责人,他见证了80年代末期、90年代初国产家电的崛起,冰箱、洗衣机、电视机等大家电的普及率快速提升。 “1987年结婚的时候,陪嫁的有日本产的电冰箱,还有国产的彩色电视机和电风扇,两年后家里添置了进口的空调窗机。”今年60岁的刘大姐告诉记者。 新时代的济宁商业多点开花,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“汽车展厅能开进商场,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。”太白湖新区某大型城市综合体负责人李经理告诉记者,面对同质化竞争,商场所承载的生活方式也不仅局限于“逛商场”,为了带来更丰富、有趣的购物体验,商场不断创新活动和展览,思考和探索体验型商业的更多可能性。“买一杯奶茶的功夫就能在年轻人内心里种下一颗买车的种子,这是商家需要的。” 作为城市最重要的配套之一,商业的作用就是满足并服务人民群众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。从经营面积数千平方米到破万平方米,从商业项目总体量破十万平方米到破二十万平方米,从太白楼路到金宇路再到火炬路,从济邹路到济宁高新区再到太白湖新区,城区框架的不断扩大为商业带来更多可能。越来越多的商业品牌入驻济宁,越来越多的商业形态融入传统商业,供需两端的天平努力寻找着平衡,但有一点不曾变化——商业让生活更美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