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刚刚发现这件事:五一其实只放一天假? 01 “凑假”引热议
清明节后第一周,“打工人”的六天工作日总算熬过来了。但紧接着官方发布的“关于2024年劳动节放假安排的通知”引发了又一轮的热议。
“调休”作为关键词,一时间冲上热搜。
清明节和劳动节放假,却调出三个单休周末。这样的“调休”方式算下来,五一其实只有一天真正的假期。
对此,多家媒体以各种形式对“调休”的话题进行了探讨。
新京报“北京知道”采访了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、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,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、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吴必虎,就“调休制度为什么改变不了?”“放假安排有没有优化空间?”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。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在社交平台做了话题为“不调休不能放假吗”的投票活动,结果显示,“不调休,也要长假”的选项成为了远超其他放假模式的大众选择,而跟随其后的是“假期长短无所谓,不调休就行”,可见“调休”与否,对于民众的假期体验影响较大。
澎湃新闻则从“目前中国的休假模式有何利弊?与其他国家相比,假期真的少吗?”这样的角度进行了探讨:
从舆论层面可以看出,目前公众对于调休“凑假”模式,意见很大、希望政策得以调整的呼声非常高。究其根源,在于调休“凑假”模式是没有增加大家的假期总量,只是在拆东墙补西墙,让公众在享受假期之后就必须“还债”,把欠下的工作日给补上。这种模式的导向很明显,不是为了让公众真正“休息”,而是为了集中假期、方便拉动消费经济。所以公众对此意见很大,也是很容易理解的。 02 “调休”已多年
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行双休制度,到现在已经接近30年的时间。
1999年起,为了促进旅游消费,春节、劳动节、国庆节开始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成长假,“五一黄金周”“国庆七天乐”随之成为国人出游的旺季。
但节日不一定都紧挨着周末,调休就这样应运而生。前几年,由于只有元旦、春节、五一、国庆四个节日放假,偶尔调休似乎不太影响人们的心情。
但为了解决集中出游带来的诸多社会矛盾,2008年起,五一减少为1天假期,增设清明、端午、中秋各1天假期。这一年,调休制度也正式开始实施。
但不同以往的是,假期更分散后,调休变得更加频繁。
“调休”模式被网友称为“年年被骂年年骂”,今年不仅要继续,而且还翻出了很多“老黄历”。
被称为“打工人互联网嘴替”的歌手那英,在十余年前就曾在社交平台吐槽过调休制度:
2022年央广网的发声也曾被认为是可能撬动调休制度的有力抓手:
03 媒体入场能否撬动政策?
媒体入场,舆论升温,放假模式是否可能在媒体的关注下获得调整?
根据以往的经验,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,社会政策信息系统、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是影响决策的因素,其持续传播、各方参与、深度互动的属性对于政策的走向有一定影响力。
而这其中,网络媒体发挥着互动中介的作用。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帮助下,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策决策的过程简化、成本降低,由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带来的“信息鸿沟”逐步弥合。
不同于网民在社交平台上的随意“吐槽”,新型主流媒体通过从用户角度出发搭建沟通平台、设置民生话题、聚焦民意关切的行动,不断凝聚社会共识,对于民众关心的话题深入造势,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能力引起相关部门的关切的。
期待这次媒体集体发声,对"调休"有所触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