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华东大地的广袤版图上,鲁南与苏北,这两片紧密相连的土地,长久以来在经济发展上既相互依存又暗自较劲。尤其是淮海中心城市的争夺,早已超越了单一城市的范畴,演变为两地县域经济实力的全面比拼。然而,近年来,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,徐州作为苏北的领头羊,其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已显著领先于鲁南的临沂与济宁,这一差距在县域经济的层面上体现得尤为明显。 回望二十年前,临沂与济宁尚能与徐州在多个领域一较高下,那时的竞争虽激烈却充满活力。但时至今日,徐州已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、深厚的工业基础以及前瞻性的发展战略,一只脚迈入了万亿城市俱乐部的门槛,而临沂与济宁则仍在五六千亿的规模上徘徊不前。这一变化,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距,更是两地经济发展模式、产业结构、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差异的集中体现。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,苏北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强劲势头。徐州下辖的沛县、邳州、新沂等县市,沿着苏鲁边界一字排开,犹如一串璀璨的明珠,不仅在经济总量上遥遥领先,更在产业结构优化、新兴产业培育、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。相比之下,鲁南地区的县域经济虽不乏亮点,但整体上与苏北三强相比仍显逊色,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。 那么,鲁南与苏北之间到底差在哪里呢?一是发展理念的差异。苏北地区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,积极拥抱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,形成了多点支撑、多极发展的良好局面。而鲁南地区则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传统发展路径的束缚,转型升级的步伐相对缓慢。 二是政策环境的差异。苏北地区在吸引投资、优化营商环境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下足了功夫,为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而鲁南地区在这些方面虽也有所努力,但整体而言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。 三是人才资源的差异。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。苏北地区通过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,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落户,为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而鲁南地区在人才吸引和留用方面则面临较大挑战,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,提升人才吸引力。 综述,鲁南与苏北之间的县域经济竞争,实质上是一场发展理念、政策环境、人才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较量。面对差距,鲁南地区应正视不足,积极借鉴苏北地区的成功经验,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努力缩小与苏北的差距,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