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狂卷低价”: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国采,平均降价幅度创下历史之最 今年新规出台,给国采现场带来的化学反应不断,药企们的报价激烈厮杀,刀刀见血。 在昨日国采现场,一款有36家企业申报、今年竞争最激烈的品类之一——间苯三酚注射液——就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。 在上午报价阶段,南京艾德凯腾生物医药责任有限公司报价0.53元/支。报价一出,现场哗然,会场中的惊叹声此起彼伏。但让在场的药企没想到的是,那只是一个开始,出人意料的“超低价”还在后面,拟中选结果中,这家报价0.53元/支的企业仅仅排到了顺位第五,报价最低的一家企业直接大刀阔斧地把价格砍到了0.22元/支。 同样申报了间苯三酚注射液,却遗憾落选的一位药企代表感叹,“我们报了0.8毛几的价格,已经是贴着成本价在报了。”在开标前,他完全没想到,今年国采厮杀程度已经剧烈至此。 最终,根据小容量注射剂的单位可比价≤1元的拟中选规则,这一品种共有9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,中选价在0.22元~0.58元/支的区间。 除了引人瞩目的“低价药”,医保外目录药品的降价幅度也是历年集采关注的焦点之一。 进入集采的目录外药品,往往是大品种的“明星药”,由于价格原因未进入医保。但因为过了专利保护期,早早布局的国产仿制药企抓住集采的机会,多家上市大幅降价抢占市场。 比如,一款市场规模超过20亿元、外资药企占98%份额的降血糖药物——西格列汀口服常释剂型——成为今年国采上的竞争热门。在第十批国采开标前,紧盯着这一品种的过评仿制药企就高达34家,仿制药企们意图通过集采在市场上“翻身”。 昨日报价时,它的原研药厂默沙东报价7.38元/片,降价幅度极小。这样的价格一出,基本就与集采中标无缘,国产仿制药企最终给出的最低价是0.18元/片,降价幅度在90%以上。 再如,另一款广受关注的医保目录外药品是氢溴酸伏硫西汀片,这是一款抗抑郁药物,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滨算了一笔账,“以前一天的药物费用大概是40元,现在已经降到1元以下了。” 据了解,本次集采的平均降价幅度创下历次国家集采之最。降幅变大的原因之一,在于今年最高有效申报价偏低。 在申报现场,多位药企代表向“健闻咨询”表示,今年集采的最高有效申报价相比往年“低多了”。 也就是说,仅仅是企业报价的上限,今年也出现了更严的价格控制。 最高有效申报价又被业内称为“限价”,是根据相应品种各个厂家的价格和市场占有量,加权计算得出的一个价格,是企业申报时的最高限价。 合肥一家药企代表透露,医保目录外药品罗沙替丁(通用名: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)的“限价给得很低”,这是一个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品种,原来市场价为100多元,这次集采的“限价”低至27元左右。 长期研究集采的一位资深专家章军(化名)认为,“不能简单地说限价是高了还是低了,要看数据是不是更加真实。今年经过一段时间的价格治理,药品的挂网价显然比过去更加真实。” 所谓“真实价格”,在集采的语境下就等于“挤干水分”,无限逼近成本价。
|